原创 电芯人 电芯前研2025年10月23日 09:10 上海
综述背景
镍钴锰三元层状氧化物(LiNixCoyMn1-x-YO2,NCM)因其高能量密度和可调的电化学性能,已成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主流正极材料。尤其是高镍NCM(Ni含量 > 0.8),其容量可超过200 mAh g-1,能满足对能量密度日益增长的需求。然而,高镍NCM材料在电化学循环过程中结构退化迅速,严重限制了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
这种失效是一个涉及机械、化学和电化学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并跨越了从原子到电极的多个尺度。尽管通过掺杂、包覆和结构优化等策略可以部分缓解其失效,但对其失效机制的全面、系统性理解仍然不足,这阻碍了下一代高性能NCM材料的理性设计和废旧材料的高效回收。
综述简介
基于此,武汉理工大学木士春教授和Weihao Zeng(注:曾炜豪)团队通过一个跨尺度的层级视角,系统性地揭示NCM材料的失效机制。文章从原子尺度(阳离子混排、晶格氧流失)、颗粒尺度(晶内/晶间裂纹、颗粒粉化)到电极尺度(结构与反应不均匀性、导电/粘结网络退化),逐层剖析了NCM材料失效的起源与演化。同时,还讨论了贯穿多个尺度的相变和副反应等共性失效行为。
此外,文章还评述了用于精确识别各尺度降解现象的先进表征技术,分析了当前跨尺度研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通过建立这种跨尺度的研究框架,该综述旨在为下一代NCM材料的理性设计、性能优化以及废旧材料的精准回收再生提供理论指导和新思路。该综述以“Multiscale Failure Mechanisms of Ternary Oxide Cath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发表在Adv. Mater.上。
综述内容
1. 原子尺度的结构失效
阳离子混排:由于Ni2+与Li+离子半径相近以及Ni2+的磁挫效应,在合成或循环过程中,Ni离子会迁移至Li层,与Li离子发生位置交换。高镍材料中该现象更为严重,阻塞了Li+传输通道,并可能促进晶格氧流失。
晶格氧流失:在高电压下,电荷补偿会涉及O 2p轨道,导致晶格氧被氧化形成O22-二聚体,最终以氧气形式释放。高镍NCM的氧流失起始电压更低、程度更严重,会破坏晶体结构稳定性。
协同效应:阳离子混排会产生Li-O-Li构型,促进氧空位形成;反之,氧空位会显著降低过渡金属离子的迁移能垒,加速阳离子混排。两者相互促进,形成恶性循环。
2. 颗粒尺度的结构失效
晶内裂纹源于循环过程中晶格应变累积和位错等缺陷,在高电压下尤为显著。高镍NCM因c轴方向的剧烈收缩而更易产生晶内裂纹。部分微裂纹在放电时可逆,但随循环进行,不可逆裂纹会积累。
晶间裂纹与颗粒粉化:二次颗粒中初级颗粒各向异性的体积变化(特别是在H2-H3相变时)导致晶界处应力集中,引发晶间裂纹。高倍率、高截止电压会加剧裂纹的形成与发展。裂纹为电解质渗透提供通道,加速界面副反应。
单晶与多晶对比:单晶NCM因无晶界,主要失效模式是晶内裂纹,通常在高电压下才发生,因此结构完整性普遍优于多晶NCM。
3. 电极尺度的结构失效
结构与反应不均匀性:电极制造缺陷(如涂布不均、过压、过厚)会导致电流分布不均和局部应力集中。循环时,电极表面与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存在显著的荷电状态(SoC)和电位分布差异,引起局部过充/欠充,加速退化。
导电/粘结网络退化:活性颗粒的反复体积变化会破坏导电剂与颗粒的接触,导致导电网络断裂。粘结剂也会发生降解和界面剥离,使活性物质从集流体上脱落,造成电极结构失效和容量衰减。同时,反应不均匀性与导电网络退化相互加剧,形成正反馈循环,最终导致电极性能的急剧下降。
4. 跨尺度的失效行为
相变:Li+脱出会引发从层状结构(H1, M, H2, H3)到尖晶石相或岩盐相的一系列不可逆相变。这种相变通常从颗粒表面开始,逐渐向体相扩展,彻底阻塞Li+通道。
副反应:NCM表面残留的LiOH、Li2CO3与电解质反应生成HF等腐蚀性物质,侵蚀正极晶格,导致过渡金属溶解,并迁移至负极破坏SEI膜。副反应产物也会构成高阻抗界面层,阻碍离子传输。
相变与副反应的耦合:相变产生的微裂纹为电解质渗透提供通道,加剧副反应;而副反应导致的表面绝缘层又会引起局部极化,促进不可逆相变的发生。
5. 跨尺度表征技术
原子尺度:XRD、NPD、XAS用于分析晶体结构、阳离子混排和价态变化;STEM(HAADF/ABF)、4D-STEM可直接观察原子缺陷和氧位移;RIXS和NMR用于探测氧 redox 行为和界面化学。
颗粒尺度:TXM可进行3D无损成像,观察裂纹和化学成分演变;BCDI能精确测量单颗粒内的晶格应变和旋转;光学显微镜(OM)可用于观测颗粒内Li+分布动力学。
电极尺度:XCT和NCT能对电极结构进行3D可视化,分析孔隙率、裂纹网络、组分分布以及锂浓度和电解液分布的异质性。
图1. 正极材料的失效机制。
文献链接:
Multiscale Failure Mechanisms of Ternary Oxide Cath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50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