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群英聚首 >> 最新动态 >> 正文
“功能和智能凝胶”学科交叉团队与天津城建大学开展互访交流
来源:张青松教授个人网站 发布日期:2025-04-01

    2025年3月11日,天津工业大学“功能和智能凝胶”交叉团队负责人张青松老师与课题组的Makesh Mohan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丁兆燕受邀到天津城建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磊老师和徐蕊老师课题组参观交流。

    天津城建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绿色建材团队负责人张磊副院长先介绍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建设历史,随后课题组硕士研究生刘帅就泡沫混凝土的性能进行报告,介绍了泡沫混凝土的技术特性、制备要点及性能研究;硕士研究生李白玉就水凝胶水泥基复合修复材料的研究进行汇报,介绍了一种创新的水泥水凝胶复合材料,阐述了水泥基自修复材料的研究机理及性能。

    报告结束后,张青松老师对报告内容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展现了材料科学领域的创新特色,同时也从高分子材料的领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结合凝胶和水泥的性质特点,分享了研究的实践经验,同时与张磊老师和徐蕊老师就凝胶与水泥的结合在建筑行业的实际应用进行交流。


   2025年3月26日,天津城建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张磊老师研究团队受邀回访天津工业大学。校“功能和智能凝胶”团队负责人张青松老师首先对张磊副院长、徐蕊老师和两位研究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本次交流会的目的与意义,讨论了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和目前的工作进展。天津工业大学“功能和智能凝胶”团队成员杨宁老师和代晨菲老师,以及Makesh Mohan博士、王晓萱硕士、王小平硕士、丁兆燕硕士和康铭阳硕士等一并参与了此次交流会,共同探讨凝胶材料与水泥材料的前沿科技。

     随后,硕士研究生王晓萱同学作了题为“可调应力响应微生物发酵多级孔凝胶:动态宽带吸声及阻燃性能”的精彩报告。王晓萱同学详细介绍了其在微生物发酵法制备多级孔凝胶方面的最新进展,以及在力学响应下孔结构的演化过程,该凝胶不仅具有优异的动态宽带吸声性能,还展现出了卓越的阻燃特性,为材料在声学控制和阻燃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路径。

    报告结束后,张磊老师和徐蕊老师认为该项研究工作具有极好的创新性,指出其在建筑与防火材料领域的潜力,但也从应用实现的角度提出了宝贵建议。杨宁老师和代晨菲老师从高分子材料角度也分别提出建议,围绕凝胶与水泥结合成建筑材料角度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展开了热烈讨论,通过整合微生物发酵技术、多孔材料设计与合成等跨学科知识,有望为建筑行业带来新的变革。

    交流结束后,张青松老师表示:“实验室研究与现实应用还有一些距离,希望在后续的工作中注重实现应用,并且考虑多方向交叉发展。”此次学术交流会不仅加深了天津工业大学与天津城建大学之间的科研合作与交流,更为凝胶材料在建筑行业的创新应用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未来,双方将继续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材料科学领域的科技进步,为构建更加安全、环保、智能的建筑环境贡献力量。此次交流活动为两校材料学科搭建了合作桥梁,双方约定将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通过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共同培养创新型人才。

    学术交流结束后,张青松、杨宁、代晨菲三位老师与天津城建大学材料学院张磊、徐蕊两位老师及其两名研究生,共同前往天津工业大学艺术学院,参观了正在展出的“有相之道——泥人张世家张宇作品展”,并与艺术学院张斌老师开展了深入交流。在本次展览中,一件件泥塑作品以细腻的工法和鲜活的造型,让参观师生深刻感受到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在艺术学院展厅,两校教师围绕泥塑作品与高分子材料领域的创新结合展开讨论。张斌老师结合设计专业特点,分享了传统元素在现代空间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张磊老师和张青松老师从材料科学角度提出可以研究传统泥塑材料与高分子材料结合的技术,提升作品耐久性。

    此次跨学科交流活动,不仅让两校师生领略了非遗技艺的精湛魅力,更搭建了理工与艺术的合作桥梁。

Copyright © 2005 Polymer.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聚合物网 版权所有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929号

工商备案公示信息

京ICP证050801号

京ICP备12003651号